就業服務處_青年就業服務
交通違規記點記次新制宣導與懶人包

【且十觀海評論】

台積電20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再度調降今年營運目標,預估美元營收下滑幅度恐將擴大至10%,2022年的營收為760億美元,今年4至6月季度利潤相比同期下降23%。董事長劉德音說,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面臨一些挑戰,4奈米量產時程將由原訂的2024年底推遲至2025年。

得益於自由貿易和各國專業分工模式運作,全球半導體製造產能往亞洲地區集中,臺灣以台積電為代表的電子產業得到長足發展,臺灣製造了全球60%以上的晶片和90%的高級晶片,成為全球晶片產業鏈的關鍵。現在,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4奈米量產時程延遲,顯示美國逆全球化潮流以「國家安全」為由讓製造業回歸,其難度和代價是極其沉重。

第一、勞動力成本高,外來廠商覽人難:台積電在臺灣所給的薪資,堪稱業界頂尖,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廠商,所以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能夠吸引臺灣優秀的理工人才投入到臺積電。但是,台積電在臺灣開出的薪酬在美國已沒有任何優勢。

雖然台積電美國廠開出工程師平均年薪折合新台幣429萬元,可是與其他美國高科技企業的待遇而言落差非常大,例如最近火紅的AI領域,Open AI開出的工程師待遇平均年薪折合新台幣高達2880萬元,台積電的薪酬水準很難招到一流人才。但台積電曾承諾要招當地一萬兩千個員工,如何落實是一個問題。

第二、職場文化差異大,管理成難題:美國總統拜登去年出席臺積電在亞利桑那舉行的「移機典禮」時,高喊「Union is coming back.(工會回來了)」美國採取工會制度對於台積電以「高勞力密集」堆出來的產業優勢,必然是一大衝擊。

台積電的發展離不開東亞人特有吃苦耐勞精神,自覺加班、放棄休息、團結協作的員工隊伍成就了臺積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坦言對拜登的說法「聽得有點刺耳」。

事實證明,台積電美國廠未來在工作模式上會有很長一段磨合期。因為台積電美國廠難以完全複製臺灣工廠的工作模式,高勞力密集幾乎無法適用於美國的工作文化,在人力資源訓練上必須下功夫,甚至必須直接從臺灣調兵遣將,進一步推高了成本。

第三、產能仍然不足,擴產高成本:由於人事成本攀升、美國勞工難以銜接臺積電的工作模式,美國廠的產能以及晶片良率方面必然受到影響。有外媒評估,即使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順利量產,讓美國蘋果公司(Apple)能就近採購晶片,按照台積電的產能預估,2025年蘋果能獲得12萬⽚晶圓,僅能滿足15%的需求,仍然無法滿足大廠客戶需求。

在供應鏈上,台積電為了讓相關廠商願意一起去美國,這些廠商許多衍生出來的費用臺積電必須吸收掉,增加了更多的營運成本。預期台積電未來在美國生產的晶片價格一定會偏高,一般市場難以接受,除非是特殊需求,例如涉及安全需求或軍用需求,否則難以獲利。

分享

颱風進逼南投嚴陣以待 縣長許淑華:做好防災準備

「中區宗教賴清德後援會」成立大會 賴清德:不同宗教都有同樣信念,就是堅持守護台灣主權、維持台灣民主自由